當前,制造業正面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需要運用智能制造模式進行智能工廠建設,實現轉型升級發展。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數字化智能工廠,而運用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理念,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
工業云平臺正式成為支撐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設施,云計算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典型代表,具有高靈活性、高性價比、高可靠性等優勢。近年來,云計算在工業等傳統行業中的應用愈加深化,有效幫助傳統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生產效率、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制造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云計算也成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能夠通過提供強大的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能力,幫助制造業企業收集和處理大量數據。這種基于云計算模式,面向制造業企業進行服務的智能制造平臺就是工業云平臺,能夠讓企業無需招聘員工、購買昂貴的專業軟件和制造設備,只要通過平臺終端就能完成產品的設計、工藝、制造、采購、營銷等各個環節。
工業云智造平臺根據工業發展現狀,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采用不同的數字化轉型手段,因地制宜、小步快跑,先數字化、后智能化。與此同時,利用智能工廠體系做行業示范,讓所有工業制造企業能夠快速認知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在此基礎上,讓企業形成開放的平臺網絡化協同,引導企業做減法、利用長板效應轉型升級。
智能工廠是“工業4.0”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制造型企業推進智能制造的努力方向。工業云智造平臺以實現決策支持數字化、應用分析數字化、生產管理數字化、生產控制數字化、設備運維數字化、過程質量數字化為目標和主要內容,推進智能工廠理念的落地。
一是支撐實現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對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進行全方位管理,打造智能工廠基礎設施;二是面向工業企業生產過程將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等有效納入,支撐實現智能生產模式;三是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幫助需求方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實現全產業鏈的協同融合。
智能制造結合工業云平臺技術,能夠準確把握工業互聯網三大趨勢,實現工廠生產運行與設備數據的全球實時通達,讓工廠管理人員與社會化技術資源不受地域限制完美協作,降低人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采用預見性維修與維護,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形成一體化的智能生產解決方案,能夠做到生產過程隨時掌控,故障預警及時傳遞,生產成本有效決策。
一是充分利用生產網絡,利用制造運行管理系統(MOM)幫助生產價值鏈中的供應商獲得并交換實時的生產信息。確保供應商所提供的全部零部件都將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順序到達生產線。
二是將虛擬與現實世界完美融合,利用BIM以及AR等技術,使得生產過程中的每一步在虛擬世界被設計、仿真以及優化,為真實的物理世界包括物料、產品、工廠等建立起一個高度仿真的數字“雙胞胎”。
三是有效推進信息物理系統(CPS),利用智能傳感技術,將產品信息輸入到產品零部件本身,根據自身生產需求,直接與生產系統和設備溝通,發出生產工序指令,指揮設備進行自組織生產,滿足每個用戶的“定制需求”。
隨著上線工業制造企業數量的增加與平臺運營的推進,來自于工業制造業的研發、生產、設備以及供應鏈的大數據日趨積累完善,大數據分析應用的基礎條件日益成熟,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分析,實現產品制造升級、故障預測與預防性維修、生產過程控制優化、銷售與生產預測、供應鏈優化,使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管理方式通過工業大數據挖掘和分析逐漸得到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