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業在進行智能制造升級時,對于質量管理系統而言,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該系統適應企業現有業務流程的能力,并且它能隨著流程的改進而靈活地改變。有效的質量管理系統會自適應你的業務流程,而不是相反。
質量管理系統應該由最終用戶對以下條目進行配置:工作流程和表單;報告模板;審核清單。這種真正的靈活性將為投資帶來最大的價值,因為它可以隨著企業的業務發展而進行調整。
同時,盡管讓員工參與質量流程非常重要,旦流程本身也需要相互關聯。流程相互“關聯”的含義是:當我們建立流程時,需要確保它們將信息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個地方。
我們要確保一個流程的相關信息能夠完整地進入下一個流程,避免信息丟失??蛻敉对V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對投訴進行評估,在進行后續調查。在連接的流程中,信息可以從投訴自動地傳遞到調查環節,在這一過程中不需要手動重新輸入信息。
這是關于整個質量生命周期中的可見性和控制問題。換句話說,從我們檢測到事件(無論是與客戶相關、產品相關還是與流程相關),到調查并糾正該事件,再到外部力量(如供應商)的參與,乃至對該產品或流程進行報告和改進,必須有一個系統對所有環節進行追蹤,并將其全部集中到一個地方。簡單和孤立的信息無法做到這一點,這是ISO標準中動態的一部分。
一個質量管理系統自動化運行時,會創建大量數據。如果沒有一些方便的數據訪問方式,該質量管理系統就很難獲得有關質量的趨勢和見解。倘若用戶只能使用自己的設備手動過濾數據,甚至將結果導出到外部系統進行報告,那將是一項非常耗時的工作,可能會導致在查找、過濾和報告數據時產生時間管理問題。軟件系統通常會提供一些搜索功能,但由于涉及很多方面,可能需要管理干預。
僅僅擁有搜索功能通常是不夠的,系統不僅要能夠在最高級別上進行搜索,而且還要能夠在多個條件和記錄內搜索,甚至可以在嵌入記錄的附件中進行搜索。同時,對數據進行報告的方式有很多種。報告是獲取正確信息進行管理的驅動因子,如果沒有能力報告數據并且實現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可視化,管理層就會失明。
強大的搜索功能對質量管理系統的成功非常重要。對于報告而言,在系統中內置集成報告工具的功能非常重要。這不僅使系統易于使用,避免從一個應用程序跳到另一個應用程序,還可以節省維護和升級第三方應用程序的相關管理成本。
目前,市場的復雜程度非常高,而且還有日益提升的趨勢。質量管理關乎人員和流程,質量管理系統提供了一個人員與流程互動的自動化平臺。尋找靈活的質量管理系統,提供可追溯性,結合基于風險的思維方法,與其他系統整合,并提供強大的報告工具,這五項能力是實現質量管理目標的第一步。